“绿洲和沿黄灌区循环农业模式及支撑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 获2012年甘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8完成人;
“玉米专用缓释肥料的研制与示范” 获2014年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三等奖,第2完成人;
“除草、缓释和防病功能性肥料的研制与应用”,获得2016年中国土壤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第2完成人;
3.2成果
甘肃省城市污泥重金属数量形态特征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2014年甘肃科技厅成果登记,证号:2014 Y 455号,第二完成人;
河西绿洲灌漠土高产农田有机碳淀积机理及预测模型构建,2015年甘肃科技厅成果登记,证号:2015Y0231,第二完成人;
西北主要土类耕地地力提升及养分活化技术研究,2017年甘肃科技厅成果登记,证号:9622017Y0274,第一完成人;
甘肃土壤肥力演变特征及培肥技术研究,2017年甘肃科技厅成果登记,证号: 9622017Y0273,第二完成人。
3.3论文
Sheng Zhe E, Xiao Gang Li, Zhao Ming Chen,Xiao Hang Li, Jian Rong Song ,Georg Guggenberger. Long-term fertilization and manuring effects on physically separated soil organic matter pools under continuous wheat cropping at a rainfed semiarid site of China,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and Soil Science. 2012,175: 689-697.
俄胜哲,时小娟,车宗贤,海龙,马倩倩,袁金华,姚佳璇.有机物料对灌漠土结合态腐殖质及其组分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9,56(06):1436-1448.
俄胜哲,丁宁平,李利利,袁金华,车宗贤,周海燕,尚来贵.黄土高原黑垆土施肥的作物累积产量及土壤肥力贡献[J].土壤学报,2019,56(01):195-206.
俄胜哲,丁宁平,李利利,袁金华,车宗贤,周海燕,尚来贵.长期施肥条件下黄土高原黑垆土作物产量与土壤碳氮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18,29(12):4047-4055.
俄胜哲,杨志奇,曾希柏,王亚男,罗照霞,袁金华,车宗贤,郭永杰.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黄绵土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7,28(01):151-158.
俄胜哲,杨志奇,曾希柏,王亚男,罗照霞,袁金华,车宗贤.长期施肥黄绵土有效磷含量演变及其与磷素平衡和作物产量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17,28(11):3589-3598.
俄胜哲,黄涛,王亚男,曾希柏,袁金华,车宗贤,郭永杰.渭河上游地区温室菜地土壤肥力演变特征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6,34(05):205-209.
俄胜哲,杨志奇,罗照霞,袁金华,车宗贤,郭永杰.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黄绵土区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6,36(01):104-110.
俄胜哲,车宗贤,曾希柏,黄涛,柴彦君,索东让,安康.长期施肥对河西绿洲灌漠土有机碳库储量及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4,45(05):1157-1163.
俄胜哲,杨生茂,郭永杰,索东让,杨思存,崔云玲,王成宝.长期施肥对河西绿洲灌漠土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自然供给能力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16(04):786-793.
4.近期科研项目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河西绿洲灌漠土和陇中黄绵土耕地质量提升与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7—2011年,经费27万,参与;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 “西北主要土类耕地地力提升及累积养分活化技术研究”,2012—2016年,经费48万,主持;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 “河西走廊小麦玉米安全生产技术标准研究”,2017—2020年,经费48万,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钙对黑垆土农田土壤有机碳固持的作用及机理”, 2017—2020年,经费47万,主持;
临泽县开放课题“凹凸棒石有机肥及无土栽培基质的研制与示范”,2017—2020年,经费30万,主持;
所企合作项目“酒钢集团冶金固废农业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2014-2021年,经费85万,主持。
联系方式:电话:13919440794, Email: eshengzh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