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概况
盖艾鸿,甘肃平凉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科负责人,甘肃省生态学会理事,国家GIS应用水平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甘肃省第三次土壤普查专家,北京大学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访问学者。
二、经历
1990年本科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核原料与核技术应用工程系,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12年博士毕业于金沙官方登录入口生态学专业。1990-2002年,先后在甘肃省地矿局地质二队、甘肃省地矿局地球化学探矿队、甘肃省地矿局第五地质勘查院和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勘查院工作,主要从事野外地质及物化探勘探、物化探数据处理及计算机制图等工作,先后被聘为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1997年任甘肃省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勘查院信息中心技术负责。2002年在金沙官方登录入口资源与环境系从事教学工作,2004年任金沙官方登录入口金沙官方登录入口土地科学系副系主任、国土资源与城乡规划研究所所长、MAPGIS认证培训中心主任,2009年被聘为国家GIS应用水平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2010年任金沙官方登录入口金沙官方登录入口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2011年北京大学访问学者及2017年乔治梅森大学访问学者。
三、业绩
1、主讲课程
主讲本科生《城市规划原理》、《制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MAPGIS应用与实践》、《数字国土》等课程;同时为研究生讲授《地统计学》、《农业资源信息系统》、《土地信息学及遥感应用》和《农业信息技术》等课程。
2、研究方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农业信息系统。
3、指导研究生:指导学术型硕士研究生36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4名及在职硕士4名。
4、主持和参与的课题
(1)北祁连西段1:5万(K4.2.1)异常查证项目,2000-2001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第二负责人。
(2)全国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甘肃省礼县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2002-2004年,甘肃省国土资源厅,主持。
(3)国家863(2002AA2Z4191)专题16:节水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2002-2005年,专题负责。
(4)征地补偿标准研究,2005-2006年,甘肃省科技厅,参与。
(5)兰州市新农村建设村镇土地利用规划研究,2006-2007年,甘肃省科技厅,参与。
(6)兰州市城关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2007-2011,兰州市国土资源局,主持。
(7)甘肃省庆阳市生态功能区划,2009-2010,庆阳市科技局,2008-2010,专题负责。
(8)青海省海西州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2011-2013年,主持。
(9)东祁连山高寒灌丛草地碳循环模式研究”的项目,2011年,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主持
(10)基于长时间序列NDVI数据的西北干旱区草地植被退化格局及其人为影响研究,2012-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二参加人
5、获奖
2004年及2006年分别获得金沙官方登录入口本科优秀毕业论文和全国高校GIS论坛优秀论文指导教师,2008年获得学校2006~2007学年度课堂教学评估二等奖,2008年“MapGIS”全国高校GIS大赛高级组三等奖二项,2017年获得2016年度甘肃省教学成果奖一顼。
6、代表性论文:
[1] Evaluation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portance of Ecological land in Xining City,2022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gro-Geoinformatics, Agro-Geoinfo rmatics 2022,Compendex,2022,EI
[2]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Function in Xixia County of Henan Province,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ater and Environment- Proceedings of the ICSDWE2022,Compendex,2022,EI
[3]近12年美国大豆种植格局的时空演变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22,(04):27-33
[4]Landscape Pattern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in Qingyang City Based on CA-Markov Model,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gro-Geoinformatics (AgroGeoinformatics 2018,EI
[5]Response of Ecological Water Supply Service to Land Cover Change in the source area of the Yellow River,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gro-Geoinformatics (AgroGeoinformatics 2018,EI
[6]Water Quality Evaluation in Qingyang City by GIS,2012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eomatics for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ement,EI
[7]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Reserves Estima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based on GIS in Maiji Area of Tianshui,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Vols. 316-317 (2013) pp 299-306, (2013) Trans Tech Publications,EI
[8]Effect of Landform in Loess Hilly-Gully Region on the Dynamic Change of Land Use in Qingyang City.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2016, GRMSE 2015, CCIS 569, pp. 286–297, 2016,EI
[9]格尔木市盆地地区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4):250-257
[10]1999-2009年青海省德令哈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14,30(05):248-253
[11]“柴达木绿洲”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29(6):911-917
[12]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3):289-295.
[13]基于RS和转移矩阵的区域生态风险强度指数测算[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7):186-189
[14]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青海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208-214
[15]基于模糊模型识别法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分析评价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5):208-213
[16]甘肃省有机碳储量及及空间分布,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11):176-175
[17]基于GIS和地统计学的区域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性研究[J],金沙官方登录入口学报,2008,43(4):103-106
7、其他成果
(1)全国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地理信息系统》,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
(2)《庆阳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专著,气象出版社,2015年
(3)软件著作权六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四、联系方式和照片
Email:gaiah@gsau.edu.cn
4110782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