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至10日,第一届西北盐碱地治理论坛暨甘肃省土壤肥料学会第十一届代表大会在我校逸夫科技馆四号会议室顺利召开。会议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金沙官方登录入口、省农科院指导,省土壤肥料学会主办,省耕地质量建设保护总站、省农业建设项目管理站、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甘肃省自然资源规划研究院协办,我校金沙官方登录入口承办。开幕式由甘肃省土壤肥料学会会长车宗贤主持,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广在开幕式上致辞。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杨天育代表农科院致辞,甘肃科协副主席马锟代表省科协致辞,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梁仲科讲话。

开幕式现场
本次论坛以“治理盐碱地,提升耕地质量”为主题,是省土壤肥料学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改革利用的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意见》的具体行动,旨在围绕盐碱地改良理论、技术、产品与装备等方面开展学术交流,搭建西北盐碱地综合治理的合作平台,切实增强耕地保护的责任感、紧迫感,积极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全力提升耕地质量,确保甘肃和国家粮食安全。
李广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金沙官方登录入口充分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积极投身盐碱地综合治理,开展了大量理论研究和应用推广。一是水产学科,通过以渔治碱、变盐碱地为宝,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二是牧草类学科,通过利用盐碱地,发展饲草和现代畜牧业,拓展了多元食物渠道。三是植物生产类学科,通过种质改良,变荒地为良田,助力了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四是资源与环境类学科,通过耕地地力提升工程,变低产田为中产田,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五是生态类学科,通过治理生态脆弱盐碱区,提升防风固沙能力,防止盐碱地荒漠化,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下一步,我校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有关工作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我校学科和专业优势,持续增加对盐碱地综合治理的科技力量,为我省盐碱地治理及综合改造利用贡献甘农力量。

李广致辞

车宗贤主持
梁仲科对全省土壤肥料系统工作人员和盐碱地综合治理利用工作提出希望,一是围绕保障全省粮食安全、持续增加农民收、加强耕地质量提升,组织开展新肥料及科学施肥新技术、新设备研发攻关,开展耕地质量提升新技术、新模式研究,旱作节水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探索总结等。二是围绕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出新思路、研发新产品、探索新模式,持续挖掘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增强节水减肥动力、注入科技创新活力。三是积极与农技推广部门衔接对接,积极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机具、新模式,努力做到农机农艺完全融合、科研推广完美结合,良田良种良法良机完整配套,把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组装配套,努力提升农民群众的技术水平。他呼吁大家主动担当作为,继续保持土肥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不服输的干劲闯劲,为全省粮食稳产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梁仲科讲话

马锟致辞

杨天育致辞
会议审议了甘肃省土壤肥料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各项工作报告,选举出甘肃省土壤肥料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我校金沙官方登录入口刘学录、蔡立群当选为副理事长,罗珠珠当选为常务理事,齐鹏、张文明、武均当选为理事。
论坛上,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总农艺师、推广研究员马常宝就“全国盐碱地现状”作报告,提出了盐碱地治理的总体思路;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田长彦研究员作了题为“绿洲农业区种地互促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业”的报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田霄鸿教授围绕“农田土壤有机碳固持的调控机制”作报告;甘肃省耕地质量建设保护总站站长、正高级农艺师郭世乾作了题为“甘肃盐碱地治理实践”的报告。我校金沙官方登录入口副教授武均、兰州城市学院副教授李昂等分别就基于钙离子活化剂、酸性物质及有机肥的邓马营湖盐碱土改良效果研究、生物措施对土壤盐分、风蚀和养分的影响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各位专家学者将积极发挥专业特长,集成研发盐碱地改良利用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提升西北地区盐碱地治理科研水平和研发能力。


与会专家作报告
据悉,甘肃省非常注重盐碱耕地治理利用,综合利用工程、农艺、生物、化学、物理等措施探索盐碱耕地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2020年以来,农业农村部支持我省开展退化耕地治理行动,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扛牢耕地保护主体责任,采取“培肥控盐”“节水阻盐”“灌水降盐”“适种抗盐”等技术措施,在瓜州、玉门、甘州、临泽、高台、景泰6个县区市探索改良利用盐碱耕地10万亩,并试点开展耐盐碱油料作物种植示范6000亩,实现了“有盐无害”的目标,为探索大面积盐碱耕地治理积累经验。

论坛现场


论坛前,与会嘉宾参观我校认知馆